證交所建置外幣計價交易機制於昨(12)日完成測試,今日起正式上線。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指出,未來包括人民幣、美元及歐元等計價商品都將可在此平台進行新台幣與外幣的「雙幣別交易」,可提供國人更多元商品交易。據悉,未來與陸股連動的ETF可望打第一砲。目前與陸股連動ETF中,只有以新台幣交易的ETF,未來1檔ETF,可望出現人民幣與新台幣雙幣別掛牌的ETF,投資人將可透過此雙櫃檯,依投資需求,決定進行新台幣或人民幣計價的ETF商品買賣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林火燈表示,外幣計價商品交易機制,未來適用的範圍將以外幣ETF為先行試點,可進行外幣及新台幣交易。林火燈指出,目前已完成款券收付系統與外幣交割銀行連線作業,在款、券收付系統方面,與新台幣交易一樣,將分別與國泰世華銀行以及集保合作。由於目前1,000億人民幣的RQFII(人民幣境外機構投資者)額度,還卡在服貿協議,以致於台股推出人民幣商品的時間延後,但為了協助銀行去化目前高達3,200億人民幣資金,證交所決定先行完備外幣計價交易機制,未來主管機關同意後,即可推出人民幣ETF商品。元大寶來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表示,投信業者何時會發行第1檔人民幣ETF,將視金融主管機關的政策方向,但市場的需求要先被養成,不是只把產品作出來,要先教育投資人要有更多元的投資,未來當務之急是要先對市場作教育。黃昭棠分析,未來發行人民幣ETF仍有幾個問題待解決,例如目前國人都只有新台幣交割帳戶,未來一旦進行人民幣交易,是要採人民幣交割帳戶或綜合帳戶。黃昭棠也表示,希望能與香港一樣,建立起不同幣別的轉換機制,因為同一檔ETF有不同幣別交易,伴隨著匯率的波動,未來將要建置轉換機制,讓投資人可視匯率變動,可以把人民幣級別換成台幣級別,也可以把台幣級別換成人民幣級別,賺取匯差的套利空間,如此才能活絡新台幣及人民幣市場。
337E5863B0B6CE1E